90年代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与研究趋势
一、引言
企业战略管理作为一门学科诞生于五、六十年代,其中,
60
年代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成就主要有两个:一是钱得勒的“结构跟随战略”假说(
Chandler
,
1962
), 二是安东尼—安索夫—安德鲁斯范式(
Anthony-Ansoff-Andrews Paradigm
)。钱得勒从案例研究入手,给出了企业战略的定义,分析了企业成长方式与结构变革的关系,得出了“结构跟随战略”假说,为以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安东尼(
Anthony
,
1965
)在法约尔管理职能划分的基础上,将计划和控制进一步细化为战略规划、管理控制和操作控制,并分别对应于组织的高、中、低三个层次。安东尼认为,战略规划是组织高层管理的一项独特而重要的活动——这一重要认识在安索夫(
Ansoff,1965
)和安德鲁斯(
Andrews, 1970
)的著作中得到进一步强化,并在有关的概念发展和过程细化方面得到深化,从而形成所谓的安东尼—安索夫—安德鲁斯范式。这一范式认为,战略管理就是高层管理者研究、制定、实施和控制组织的长期目标、成长方式与组织架构的过程。到
70
年代末这一范式被广泛传播和接受,至今仍然是接受程度和实施最广泛的一种观点。
这一范式的重点是分析和推理,隐含的前提是通过分析、经验和洞察力的结合,高层管理者可对未来进行可靠的预测,制定合理的战略并加以贯彻执行。环境是可预测的或基本可预测的,战略的制定和执行可以分离,战略形成是内容导向的。这些特点与六、七十年代的经营环境相对稳定的特点相适应。从
70
年代至
80
年代中期,企业战略管理得到进一步发展与丰富,出现了多种理论学派,但其主流如
70
年代的经营组合管理理论(
Business Portfolio Management
)、
80
年的竞争定位理论(
Porter
,
1980
,
1985
)等基本属于该范式。
80
年代后期尤其是进入
90
年代以后,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日益明显。从外部环境看,技术创新加剧,国际竞争激烈,顾客需求日益多样化,不确定性对企业管理的挑战越来越大;从内部环境看,员工素质普遍提高、自我发展意识日渐增强,组织趋向扁平化和弹性化等,这些都使得传统的战略管理范式面临挑战。这些挑战使得战略管理理论的重点开始由传统的经营宗旨制定转向愿景驱动型管理,由适应环境变化为主的竞争定位理论转向以创造未来为主的核心竞争力理论,由战略制定与执行分离转向两者相关联的学习学派的战略形成观,由以竞争为主导转向竞争与合作并重,由高层管理者承担全部战略管理责任转向激发员工努力、上下层互动与组织学习。战略管理的研究也呈现出强调理论的动态化、强调从实践中学习、各学派进一步整合等特点。本文的目的就是介绍
90
年代以来上述各方面的理论进展,评述其特征与意义,并揭示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发展趋势,以期对我国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践有所裨益
.
二、企业愿景驱动型管理
在 70 年代, 管理学者就认识到企业使命( Purposes )或宗旨( Mission )的制定是企业战略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如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就曾认为,提出“企业的业务是什么”就等价于提出了“企业的使命是什么”;管理学家阿贝尔提出用顾客需求、顾客群体和技术来定义业务。到 80 年代,大部分战略管理著作都把定义企业使命或宗旨看作是企业战略管理的一项首要任务,并且认为,企业的宗旨说明书( Mission Statement )应包括更多的内容,比如有的管理学者认为应包括九个基本部分:顾客,产品或服务,市场,技术,生存,增长与盈利水平,经营哲学,自我概念,公众形象,对雇员的考虑等( David,1989 );有的管理学者还把经营哲学和其他要素明确分开,并探讨其不同特点与作用。进入 90 年代以后,随着经营环境的变化,企业宗旨或使命对战略管理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出现了所谓的愿景驱动式管理。这其中有影响和代表性的有哈梅尔与普拉哈拉德( Hamel , Prahalad , 1989 )提出的“战略意图”( Strategic Intent )概念、 彼得圣吉( Senge , 1990 )提出的共同愿景( Shared Vision
更多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