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湖文化故事:“会议室自动释放系统”研发始末
讲述人:王勇 集团数字科技部产品职能中心负责人
一、一拍即合,找到基于用户痛点的研发立项
5月初,行政敏感地收集到员工对集团会议室的预订和使用有很多吐槽。经分析汇总发现会议室存在不合理使用和占用等现象,导致资源无法被充分利用。
有人提议,可以用现有会议室摄像头视频加上AI(人工智能)人脸算法识别来判断会议室是否空置,谁在使用。当时大家觉得这个技术路径可行,并且能够通过设置阈值算法来自动释放被预定但空置的会议室,由此完全替代人工巡逻。一拍即合,行政与DT(数字科技部)立刻行动,约定两周完成技术验证。
二、迎难而上,找到技术路径
工作实操起来,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会议室现有摄像头都是不具备AI功能的普通摄像头。
这时,IoT(物联网)梁钒提出,他们刚研发出一个基于某架构的智能网关设备,可以让普通摄像头具有初步AI能力。最终粟钒团队克服了诸多困难,在没有花费新预算的基础上,把第一个问题圆满解决。
视频问题解决后,接踵而来的是CV(计算机视觉)能力的挑战。人脸识别并判断人数是比较成熟的技术,但放在会议室环境一看,大部分只有侧脸或背影,且图像有近大远小和畸变的问题。诸多因素直接影响视颊算法的准确性,第一次验证结果就让大家心里一凉。
老专家遇到了新问题,他们并没有放弃。大数据中心AI负责人伊辉和CV专家严华决定采用多种算法进行定制开发、改进、迁移学习。在试用了十种算法后,最终实现了人数识别高达98%准确率的结果,为我们上线自动释放系统提供了最重要的技术保证。
三、厉兵袜马,找到业务逻辑
技术验证基本完成,需要确定业务释放逻辑。我们联合行政,统计分析会议室时间与空间使用效率等指标,确定每5分钟截图识别人数,连续3次识别无人,即判定会议室可以释放。同时为避免误判,团队对若干用户进行访谈,并人工验证会议室自动释放结果是否正确。结果表明,释放准确率达到满意值。
四、齐心协力,找到多个业务呈现场景并进入优化迭代
自动释放逻辑需要和龙信会议系统打通,龙信团队李铭铭知道后大力支持,加入了我们的共创。
行政王钟铭提出用大屏实时显示会议室状态,因涉及UI(交互)界面,我们又把 DXC(数字体验中心)贺炜团队吸纳进来,并由IoT吕小望牵头进行最后3周的冲刺。5个团队,为这个能够方便员工日常办公的“小产品”,共同努力着。
8月底,会议室自动释放系统正式上线,初步统计会议室能够提高30%的使用效率。上线后第三天,IoT团队和行政团队快速进行了总结复盘,又提出进一步优化的方向。目前,这款“小产品”已经为大家预定会议室带来了更便捷、有效、优良的服务体验。
吴老师说:我湖已经不单纯是一个地产公司了,王勇作为地区公司总经理出身的人,谈起技术来已经很有“门道”。他们还有许多创新项目和产品在路上呢。这其实是基于业务,基于场景,基于客户洞察,基于资源整合的产品创新、方法创新、模式创新。既有提效赋能的效果,又有客户价值创新,体验创新的效果!
更多建议: